一、概述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repair,TEER),又称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是一项基于外科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的经导管介入技术,其原理是采用二尖瓣夹合装置(夹子),经股静脉或心尖路径置入,在超声及X线影像引导下夹住二尖瓣反流区的前、后瓣叶并使之接合,使心脏收缩期时瓣叶之间间歇减少或消失,而舒张期时瓣口变成双孔或多孔,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二尖瓣反流的效果[1]。
2003年,全球首例人体TEER手术获得成功。在国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于2012年5月率先开展了此项手术,开创了我国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的先河[2]。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示意图
二、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共有前瓣和后瓣两个瓣叶,故称之为二尖瓣。二尖瓣是个单向开放的阀门,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血液从左心室倒流至左心房,使得血液只能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如果二尖瓣发生了病变,二尖瓣在关闭后仍然存在缝隙,血液就会从心室倒流回心房,这种情况就被称之为二尖瓣关闭不全或者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反流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病,2000年的调查显示美国有近200万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在我国也不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在75岁以上人群中继发性病因占51.7% ,有学者估算目前我国需要治疗的二尖瓣反流患者约为750万。虽然二尖瓣反流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但是普遍知晓率、治疗率较低,,基于我国医院人群的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显示,仅有不到1/5的患者入院前已知患有瓣膜病,其中有1/3的患者进行了有创治疗,且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中高危者占27.01% [3]。
二尖瓣反流示意图
三、手术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下,在超声及X线影像引导下置入二尖瓣夹合装置(俗称二尖瓣夹子),夹住二尖瓣反流区病变的瓣叶并使之靠拢贴合,使心脏收缩期时两个瓣叶之间间歇缩小,而舒张期无病变的未被夹合的瓣叶依然能打开,二尖瓣瓣口变成双孔或多孔,从而使患者二尖瓣反流症状得到改善。
手术路径目前包括两种,一种是经股静脉穿刺沿着血管进入心脏,另外一种则是采取心前区小切口,然后暴露心脏直接穿刺心脏送入导管进行操作。与传统外科微创手术比,两种方式都是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进行,无需体外循环机器辅助,因此对心脏功能及人体的损伤相对较小,安全性也相对较高。
四、TEER技术优缺点
该项技术有以下优点:
(1)TEER符合基本医学原理,有外科缘对缘修复技术理论支撑。
(2)植入物少,对周围组织影响少。例如 MitraClip夹子的大小仅有不到成人指甲大小的 1/3。
(3)靶点精确。能够精准针对反流区域进行干预,对其它部位组织几乎不产生影响。
(4)可以实现导管化,手术微创化。此外,还具有可多次干预、植入多个夹子这一附加优点。
但是,该项技术也存在目前难以克服的缺点,如应用器械的设计及操作都相对复杂、术者学习曲线较长、术后适应症受限等 [4]。
五、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TEER技术目前已成为心脏介入手术领域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截至2022年,全世界应用TEER技术超过15万例[5]。TEER已被2020年美国的ACC/AHA的瓣膜指南及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瓣膜指南列为外科手术高危的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推荐治疗手段 [5]。
随着近年来国内该项技术的高速发展,也涌现出一批的国产创新TEER器械,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与相关企业合作研发的ValveClamp®二尖瓣夹系统[6]。
参考文献:
[1] 潘文志, 龙愉良, 周达新,等.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定义,分类及技术更新[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006):030.
[2] 中国首例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成功落户中山医院[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06):15.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50(09):853-863.
[4] 潘文志,龙愉良,周达新,等.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TEER)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1,28(12):1409-1414.
[5] 吴永健, 林逸贤, 周达新,等. 中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临床路径(2022精简版)[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3, 30(3):11.
[6] 央视新闻微博:全球首例!我国成功完成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手术。https://weibo.com/2656274875/GoeMYhmd3?sudaref=www.baidu.com
[7] TCT 2022 | CLAMP-2研究结果优异,打造中国医疗器械研发新印象。